家风是父亲无言的传承
文 | 何家林
家风是什么?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,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可以影响家庭成员精神、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优良传统和德行传承。家风还是一个人的处世之道,良好的家风能引领家庭对社会贡献正能量。
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,既有共性,又有个性,我的家风家训就是“孝悌为先,勤俭为本,诚实为纲”。而且在我们家,家风的传承并非阅读经典,背诵古人的家规,而是在父母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之中。
我的父亲叫何祥胜,蕲春大同人,今年56岁,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。父亲年轻时当过兵,立过功,参加过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救火行动。父亲的勤奋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。他做人做事都非常认真、讲原则。我就是在传统、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,“老老实实做人,勤勤恳恳做事”这是父亲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!
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星期天,由于我和伙伴到外面玩去了,晚上回来望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头疼,可是第二天上学就要交,怎么办?为了偷懒,我突然想起了一个“主意”,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说,自己感冒了,所以才没有做作业。我还故意装出一种打不起精神的样子,班主任老师便没有责怪。我暗自为蒙混过关而高兴,可当天傍晚放学回去,父亲让我罚站,并要求我到老师那里作检讨,弄得我有些莫名其妙。我理直气壮准备找妈妈出来替我打抱不平时,妈妈已经从厨房里出来了,她狠狠地揪了一下我的耳朵,说道:“你这么小就开始学会欺骗,怎么得了?”爸爸也严肃地批评说:“你以为老师是这么好欺骗的吗?你撒谎,不管别人是否知道,都是一种不诚实、不道德的行为。一次两次可能人家不知道,但是时间长了,你以为还能蒙混过关吗?人家一旦知道你撒谎成性,以后谁还敢相信你呀?”爸爸当时表情严肃,嗓门又大,我哭泣的保证道,以后再也不敢了。爸爸这时又摸着我的头说:“你要记住,以后无论什么时候,都不要忘了诚实守信,你爷爷在当地,之所以如此受人尊重,就是因为从未欺骗过别人,是一说一,是二说二。你爸爸我也是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,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,咱们家才过上幸福生活的。”从此,诚实守信就成了我们家的家风家训。
父亲工作积极主动,做事扎实,在外干得很出色,盖了房子后,手头上还有一些积蓄,但他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。以前,我吃东西总是喜欢挑精拣肥,见到合口味的,肚子吃得胖胖的,像个大罗汉,平时怕吃粗纤维的食物,尤其是青菜、罗卜。穿戴呢,拣崭新的,还要是名牌的。而父亲没有给我们讲过多的大道理,他总是穿着几件部队的老衣服,即便是下地干农活弄破弄脏了,他宁愿补上补丁,也舍不得到街上买一件时尚一点的新衣服。而且他每年生日,我们说给他买衣服,他坚决不要,他的“理由”是,在部队当兵时,穿军装习惯了,别的衣服穿得有点别扭。而且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每当我们回家买了一些排骨白肉回去,他总是舍不得吃,理由是过去在部队当兵,部队生活好,猪油吃多了,现在看到油腻的东西,就不想吃。起先我们信以为真,后来有次发现,等我们吃完饭准备休息时,我发现父亲一个人在厨房把我们吃剩的汤全喝下了,这时我才恍然大悟,父亲并非不喜欢吃肉,而完全是节约。我感到很惭愧,觉得自己挑剔吃穿是不对的,得赶紧改。后来慢慢的,见到青菜罗卜,都是用筷子大块大块往嘴里夹,吃得津津有味。天长日久,体质增强了,人也长壮了。
父亲传承着祖辈的善良,一辈子忠实、厚道。他为人处世几十年,从未与人发生过纠分。他常给我们讲“修墙”的故事,说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人三分又何妨,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”。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子孙后代与人为善。
父亲是个热心肠。他年轻的时候常帮助乡邻挑水、劈柴、种菜园;说服困难家庭父母送孩子上学;每逢春节自掏腰包买红纸为乡邻们写春联;常常帮助乡邻张罗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,号召捐款救助重病住院的乡亲。
父亲的一生就是讲责任的一生。责任就是他为人处世的理念。也许是继承了他的基因,也许是一种激励使然,他的儿女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成为行业标兵,业内翘楚。他常常告诫子女后代,做人要遵纪守法,勤奋节俭,诚实清廉。他说,这是家训,不能忘。
他对后代要求十分严格,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地步。他不准儿孙穿喇叭裤、修长发、烫卷头、留八字胡,他把这些视为“异类”,他认为:做一个正直的人,首先从穿着打扮、从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。儿女们起初也不理解父亲的严苛,走出社会后才渐渐明白,父亲一直坚守的,是老何家的家风“处处不能随便,任何时候都不能失礼、失节、失范”。
“家教好则家风正,家风正则政风清,政风清则事业顺。”那么,家风到底是什么?经历过、体验过,你就会渐渐悟出它的真谛。父亲的故事告诉我们,家风是一种精神,家风是一种信念,家风是一种坚守,家风是一种传承。它生生不息,如春雨,似甘霖,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,引领他们去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!
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让我们携起手来,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,在教育子女时不妨尝试践行各自的新家规家训,培养自己和孩子的良好习惯, 刻苦学习,奋发向上,健康地、幸福地成长。